《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杂志,双月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其中主要栏目有非遗理论与实践_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非遗理论与实等。杂志是一本专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专业学术期刊。它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旨在聚焦中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
该杂志的内容涵盖广泛,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理论、门类形态、田野个案、著述评介、专题访谈、政策解读、资讯动态等。它提倡立体、深入、综合的文化遗产研究视角,鼓励精准选题、扎实材料、鲜明观点、开阔视野、新颖方法的文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杂志已被列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新刊核心期刊,并在2022年获得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最受欢迎新刊的称号。这表明了该杂志在学术界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该杂志以专业性和学术性为特色,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经验总结、理论研究,并服务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的发展。它不仅是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也是一个思想交流的阵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推动。
非遗理论与实践_传统表演艺术 非遗理论与实践_社会实践 仪式 节庆活动 非遗理论与实践_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等
(1)获基金及获奖稿件: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基金项目:××(基金编号 ××××)。
(2)作者信息包括作者工作单位、电话、详细地址、邮编。作者简介格式:姓名(出生年份一),性别,籍贯,职称(没有写“无”),学历,研究方向。
(3)使用图、表应简洁明了,图和表中的文字请设定为可修改状态,图片请尽量提供300dpi以上的清晰大图,图、表请注明名称、来源。
(4)文章中凡出现有意或无意造成的不规范现象,该刊编辑均有督导审查之责,其审查过程应有作者及审稿人的参与。而编辑将遵循出版社的撤稿指南以及其他可接受的学术原则来选定处理问题的方案。
(5)来稿要求具有客观性、真实性、创造性、科学性、先进性、逻辑性、实践性。
(6)文章中凡出现有意或无意造成的不规范现象,该刊编辑均有督导审查之责,其审查过程应有作者及审稿人的参与。而编辑将遵循出版社的撤稿指南以及其他可接受的学术原则来选定处理问题的方案。
(7)摘要:一般为500~600字。研究论文摘要应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综述论文摘要应包括论述主题、重要进展和前景展望。
(8)注释是对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诠释和说明,用数字加圆圈在右上角标注,如①②……,注释内容排在页脚。
(9)第一级标题居中,用中文数字一、二、三等编号;第二级标题左对齐,用中文数字(一)、(二)、
(10)参考文献:作者根据来稿的情况,可以列出参考文献(不包括注释中已经出现的文献),但本刊一般在所刊发的文章后面不另开列“参考文献”。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杂志在线订阅 双月刊
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388.00/1年
人气:241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